在臉書上看到一張圖: 比較一些國家的薪資中位數 vs 電價。 忍不住想用 scatplot 重畫一次。 我詢問資料出處, 可惜原繪圖者沒回答。 只搜尋到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的這兩頁: Median Income by Country 跟 Cost of Electricity by Country。 點表格右上方的 "csv" 即可索取、 從 email 收到 inc.csv 跟 ec.csv 這兩個 csv 檔。 用我的小程式 country-encode.py 幫兩檔各自加上 iso 三碼國碼、 依國碼排序、 用 join 合併、 用 libreoffice calc 打開、 手動整理一些小地方, 最後得到 inc-ec.csv。 再搭配 inc-ec.json 設定檔, 畫出 「電價 vs 收入中位數」 互動氣泡圖。 <== 點我!
先前 在 eee pc 上面安裝 debian 時, 需要找一個輕量級的視窗管理員, 其中最關鍵的參數是記憶體用量。 這篇文章 比較十幾個視窗管理員, 看到 icewm 時就毫不猶豫地選它了, 因為它是我二十幾年的老朋友。 本文描述的是 debian 12.5 (bookworm) 上的 icewm 3.3.1。 一、 基本設定 安裝好 icewm 套件之後, 先把系統的幾個設定檔拷貝回家目錄: mkdir -p ~/.config/icewm ; cp -a /usr/share/icewm/{preferences,toolbar,menu} ~/.config/icewm/ 。 等一下凡是修改過 ~/.config/icewm/ 底下的設定檔, 只要下 icewm --restart 就會生效。 主設定檔是 preferences; 工具列設定在 toolbar; 主選單在
前一陣子在虛擬機上安裝了 debian 12.5 bookworm, 並且製作了 iso 檔, 包含 64 bit 版的 g24* 系列與 32 bit 版 go24* 系列。 用戶名稱: stux; 密碼: 一個空格。 注意: go24* 是專為 eeepc 老舊電腦 (old computer) 打造的 32 bit 系統, 所以無法用 (僅支援 64 bit 的) refind 製作 UEFI 相容的開機模式; 這個 iso 檔只能採用 legacy boot 方式開機。 我自己的桌機還沒升級; 這裡先重點筆記一下安裝心得。 我下載的是 netinst CD; 64 bit 版在安裝時選 KDE 桌面; 32 bit 版選 XFCE 桌面, 但裝好後又改成 icewm 桌面 (另文詳)。 如果要避免 swap 分割區變動而造成等待的問題, 選取儲存裝置時, 建議 不要
哈哈, 2008 年出廠的 32 bit eee pc 1001px 如果沒有用雲端服務, 當然跑不動 AI 程式啊! 我的意思是: 2024 年的現代 (AI 年代), 只要選擇正確的作業系統, 你的舊電腦照樣可以很秋! 花了一些時間研究輕量級 linux, 後來看到 這部影片, 作者 Ivanov 說他試過 slitaz、 antix、 q4os, 最後還是決定用 debian。 我從老婆那邊回收來的這部大螢幕款的 eee pc 有 1G 的 RAM, 160G 的硬碟, 我的硬碟比 Ivanov 的舊款 eee pc 701 4G 硬碟大很多, 當然一定也跑得動, 那就裝 debian 吧! 因為我裝在 btrfs 裡面, 稍微比較浪費空間, 最後佔了大約 10G 的硬碟空間。 安裝時只選了 xfce、 ssh server、 標準系統工具。 其實我也沒有要用 xfce
這幾天正在 用虛擬機安裝 debian 12.5 "bookworm" 。 今天先把 bookworm 上面安裝 tigervnc 及中文輸入法時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 一、 tigervnc 如上所述, 我的環境是 debian 12, KDE plasma 版, 選擇預設的 wayland 架構登入, 預設的輸入法是 fcitx。 終端機開兩個分頁, 一個用 root 的身份做事; 另一個維持 stux, 等一下要切來切去。 一如 以往, 先以 root 身份安裝 tigervnc, 以及完全錯開的桌面環境與輸入法: apt install tigervnc-standalone-server tigervnc-viewer tint2 openbox gcin 現代版的 vnc 採用 systemctl 控制。 請先閱讀 /usr/lib/systemd/
按照 refind 作者的安裝教學文 下載了 refind 0.14.0.2 並且試著安裝: dpkg -i refind_0.14.0.2-1_amd64.deb, 結果出現錯誤訊息: "archive 'refind_0.14.0.2-1_amd64.deb' uses unknown compression for member 'control.tar.zst', giving up"。 原來是因為我的系統太舊 (linux mint debian edition 5, "Elsie"), 不認得新的 .deb 檔裡面的壓縮格式。 找到 這個問答, 已有網友寫了一個小的 script: #!/bin/bash DEBPACKAGE="${1%.deb}" [[ -z "$1" ]] && echo "Usage: $0 some_package.deb" && exit
我經常 用網路時光機備份歷史。 但是遇到有 javascript 的頁面, wayback machine 有時會失敗。 又例如噗浪的討論串如果太長, 「較早的留言」 可能需要手動點才會顯示。 這時只好手動備份。 今天就拿 烏克蘭拉攏中國討論串 來作例子, 示範如何手動備份網路時光機備不下來的網頁。 [2024/3/22] 最近才知道: 如果想備份的是噗浪的頁面, 可以用 「讀噗」。 到 這裡 直接輸入某噗的網址或代號, 也可查看該對話串的鏡射, 然後就可以再用網路時光機備份這個鏡射頁面。 不過好像還是會有「太長的對話藏在 javascript 後面,以致無法完整備份」的問題。 首先備份文字。 在 firefox 裡面按 ctrl-shift-i, 下方出現除錯窗格。 確認所有的留言都已展開之後, 點窗格左上角的 「箭頭加方框」 進入選擇元件的模式。 移動
安裝最新的 0.14 版 refind 套件時, 畫面閃過 "Creating new NVRAM entry" 的訊息, 下次開機時發現它竟然直接攻佔了我電腦的開機選單! 而且它不是安裝在某顆硬碟的 MBR, 而是裝在更上游的 UEFI NVRAM, 也就是主機板的韌體上。 還好 linux 程式都很有分寸的 , 只是多加了一層選單, 從那裡仍舊可以看到並選取我原來的選單。 (而不是像三十幾年前, 沒品的微軟直接廢了我原本的 OS/2 多重開機選單。) 總之這促使我開始爬文認識 UEFI 韌體管理/EFI variables。 以下測試不必進入 UEFI, 在 linux 命令列底下就可以進行。 近年的主機板上的 UEFI 韌體, 它的一些設定 (例如優先從哪個裝置開機?) 儲存在 nvram 裡面, 就像古代的 BIOS 把設定資訊存在 CMOS 裡面一樣。 在 linux
今天終於學會播放 midi 音樂! 暫時先不管播放品質了, 可以盡快試車比較重要。 我的測試環境是 LMDE 5 (Elsie); 主要參考 archlinux 的教學文; 我猜大部分 debian 系列應該也都可以。 先安裝套件: apt install fluidsynth fluid-soundfont-gm pmidi 其中 fluidsynth 負責把 midi 檔轉成普通的聲音格式; fluid-soundfont-gm 是各種樂器音色集; pmidi 則是命令列的 midi 播放軟體。 安裝完成後, 系統會多出一個 "fluidsynth" 的 user service。 編輯系統設定檔 /usr/lib/systemd/user/fluidsynth.service 閱讀內容, 可以猜到: 個人設定檔是 ~/.config/fluidsynth 。 可以複製過去並
[我失憶了嗎? 2022/4 早就寫過一篇差不多的: SQL 自學起手式] 關於資料庫這門課, 我一直覺得最值得初學者花時間的有趣地方是 ER model 跟 select 指令的各種花式變化。 也一直覺得很多同學很可憐, 被帶著從 Oracle 或 MS SQL 的管理開始學起, 光是設定帳號密碼, 熱情跟好奇心就被澆了一些冷水。 就連自由軟體 PostgreSQL 或 mariaDB 我也覺得並不適合新手。 最適合新手的, 是不必帳號密碼、 沒有複雜管理系統、 直接以一個檔案儲存一個資料庫的 sqlite! 在 debian 系列上: apt install sqlite3 把它安裝起來吧! 一、 建立表格、 從 csv 匯入資料 下載 太陽系天然衛星軌道常數表: wget https://github.com/ckhung/scatplot/raw/